除了那饱受争议的意大利纯正链式防守足球风格大行其道的时候,当代欧足坛还没有哪支球队真正在强者对碰时将对手压制得必须“被动”摆大巴。
一方面是fifa不断修改规则,鼓励进攻。
另一方面则是足球的市场化需要,如果你希望扩大球迷群体,这个主要能够为俱乐部带来收入与利益的群体,那么,消极足球理念肯定不会为俱乐部实现这一目标,比如90年前后的阿森纳,格拉汉姆的阿森纳战绩很辉煌,可是,他们的比赛被称作“图书馆”那般无聊,甚至连海布里的上座率都极为惨淡,因为即便是死忠球迷,也很难容忍令人昏昏欲睡的比赛,更别说花钱消费了。
米尔沃尔的足球理念一直在领先当今时代。
足球理念殊途同归,从来没有独门独派绝对意义上的超然绝世。
米尔沃尔现在是在发扬传控,但这只是一个基础,塑造比赛形势的基础,令自身绝对有利,可以说是将以攻代守发挥到了极致。
稳定有效的控球同时,前场球员寻找空当,捕捉空当,蓄势待发,然后,将更有威胁的攻势爆发出来。
这与瓜迪奥拉时代的巴塞罗那有相似的地方,却并不完全相同。
巴塞罗那号称20年不变,令他们的球迷感到自豪,这种自豪是虚伪的,因为433一个阵型不能代表任何传承。
如果巴塞罗那的球迷认为克鲁伊夫的巴塞罗那,范加尔的巴塞罗那,里杰卡尔德的巴塞罗那,跟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是相同的。或者说一脉相承的,那么,这绝对是睁眼说瞎话。
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将传控发挥到了巅峰!
而不喜欢巴塞罗那的球迷在抨击他们过多的倒脚传球,令人昏昏欲睡。
可是,在战术角度而言。巴塞罗那很多看似无意义的传球,其实是“以攻代守”,他们明明将进攻推进到了危险地带,却会将球回传,重新再组织一遍,单纯的是控制球权吗?是在追求刷控球率数据吗?
不。在那每一次如同试探,又像撩拨挑逗的打入危险地带的进攻再回传,全局形势在发生着微妙变化,那就是迫使对手所有球员紧张!必须回防!因为已经出现了危险的征兆!
当对手都回防了,巴塞罗那再打进攻。他们被打反击也不会十分狼狈,可以从容不迫地反抢,布置防线,甚至对手技战术不出众的,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打反击了,因为自身的阵型在全员回防逼不得已疯抢时已经混乱。
但就单纯的“传控”战术而言,其巅峰时并不算极致超然脱俗,西班牙国家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。可是他们并没有带来摧枯拉朽的疯狂势头,巴塞罗那异常辉煌,却烘托出了梅西的重要性。因为在很多关键时刻,还是需要“意外的变量”来决定比赛。
梅西的单兵能力便是巴塞罗那传控巅峰时关键的催化因子,可以说没有梅西,巴塞罗那即便用传控占据了场上绝对优势,却还是会有很多很多比赛是赢不下来的!
这就是一些主流观念中的足球传统力量!
这样的传控,有很多人是反感的。比如贝肯鲍尔,他认为有机会去攻破城门时。你就要大胆地去尝试,而不是把球又传了回去。
不可否认这样的传控。能够带来己方场面压迫,消耗对手,同时确保己方安全等等数之不尽的优势,所以很多不怕死的球队不愿摆大巴,不愿龟缩,然后,死的很惨,输的异常壮烈。
就好比米尔沃尔晋级欧冠决赛的道路上,屠杀了切尔西与摩纳哥,就是因为他们不肯摆大巴,试图在中场疯抢来扰乱米尔沃尔的组织,结果是后防线防守力量的下降,抢不下来球,反而被米尔沃尔轻而易举打穿了防线。
米尔沃尔现在一线队没有梅西,可是,梅西能够提供的那种传统主流的单兵力量,米尔沃尔是要比巅峰时期的巴塞罗那还要强悍!
小罗和亨利是最突出的。
如果量化这股能量,可以简单地用对子状态来对比。
要防住小罗,一个球员不够,至少两个。
要防住亨利,一个也不够,同样至少需要两个。
也只有世界级防守球员,比如内斯塔,马尔蒂尼,他们才有可能一对一在90分钟内完全冻结小罗与亨利,并且还是有特定环境,那就是小罗和亨利主动地必须一对一挑战对方!
假如有传球空间,有接应点,何必要跟你一对一?传跑加速,变向,世界级后卫也不是神,也会被攻破!
而内德维德,拉尔森,对应到波尔图今天的防守球员能力,一对一也都防不住,至少一个半,也就是3个人局部联防,兴许能在完美合作的情况下限制两人。
这样一来,理论上要冻结米尔沃尔前场四人组,就至少需要6人,并且是6人构架起完美联防体系。
现实是米尔沃尔的进攻套路无规律可循,他们活动范围大,换位频繁,这更增加防守球员盯防他们的难度。
如果再考虑到阿隆索和两个边后卫突然的后插上。
对手,除了摆大巴,还有活路吗?